第193章 朱八八候选 王景略战之!-《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3/3)页

    “上官婉儿?这个名字好像很耳熟的样子啊,是不是那个什么武则天时期的人物?”鲍鸿笑道。

    上官婉儿,唐代著名女诗人、政治家,唐中宗的妃嫔,唐高宗时期宰相上官仪的孙女。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

    上官仪获罪遭诛后,上官婉儿随母亲被发配入内庭为奴,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得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可谓才华绝代。唐中宗年间,封为昭容,执掌朝纲,权势日盛,左右朝政,期间大设修文馆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引领一代文风。后在唐隆之变中被李隆基所杀,所留作品编成文集二十卷,唐睿宗景云年间,复封为昭容,谥号“惠文”。

    “哦哦!想起来了!”鲍鸿笑道,“果然就是那个武则天之后又一个女强人,不过听说风评很差啊,私生活方面……”

    “你有点出息好不好?”系统笑骂道,“历史上关于私德的事情本来就是没有定论,宫闱秘事谁知道真的假的?”

    而且,据分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为后人编撰,对上官婉儿评价较低,多指责她与武三思、崔湜通奸(最早见于《旧唐书》),当时唐人的记载中,如《景龙文馆记》、《昭容文集序》却几乎都为褒扬称颂之词,并无此方面的任何记载。此外上官婉儿死后被谥为“惠文”,若其****宫闱恐难得到如此评价。《景龙文馆记》中“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这个“通”字可以是私通,但结合相关史料,更合理的解释是朋党之间的交接往来,故有理由怀疑《旧唐书》把一种可能存在的事当成了言之凿凿的史实。但由于缺乏详细的史料记载,上官婉儿到底****与否也只能是一个疑点,主流看法依然是以正史而论。另外对于上官婉儿在后代史书中评价变低的缘故,可能在于唐朝以后,尤其是宋朝士大夫的正统理念对女性干政的否定。

    “所以说,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个属性还是没有问题的!”系统笑道。

    “实事求是毛线啊!”鲍鸿笑骂道,“这么多人参考的是演义、野史,你来一句实事求是……”

    “本系统说过,鉴于游戏难度的关系,人物一律采用有利于他的记载,不管是正史、野史还是演义都行。甚至部分可能引入网络版本也说不定!”系统笑道。

    “…………”鲍鸿闻言,也就笑笑。这样一来其实也是有利于他自己,他自然没什么意见。

    “第六名候选武将,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王猛,政治100。”

    “噗…………”鲍鸿瞬间懵逼了,“我特么都准备选朱元璋了,你来一个王猛是什么意思?”

    王猛字景略。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王猛为政着重以法治国,赏善罚恶,故此虽如强德等权贵犯罪亦敢于处以极刑,而有贤才的人王猛亦会加以提拔。而其本人亦着重善恶,小恩必还,亦睚眦必报,故当时有人以此去批评他。

    王猛作风一向严明,然而为大局他仍会作出改变。如进攻前燕时王猛曾派将军徐成外出察看前燕阵形虚实,但徐成到黄昏才回来,比原定中午的时限迟了很多,但邓羌坚持要免徐成死刑,更请与徐成出战将功赎罪;邓羌得不到王猛答允后竟返回自己的军营并勒兵要进攻王猛。王猛看准邓羌有勇气亦对同袍有义,于是破例赦免了徐成,并抓着邓羌的手安抚并激励邓羌。接着当前秦军要与慕容评所率的前燕军决战时,邓羌竟向王猛要求战后获司隶校尉一职。王猛以职权未及为由不答允,只允以安定太守及万户侯,邓羌竟不高兴而从阵前离开,两军交战时亦不听王猛召见。王猛为求击溃前燕主力,于是马上答应邓羌要求,最终亦大败前燕军。

    在此之前,已经不知道提过多少次王猛了,前面出现谢玄、谢安等很多人的时候,都要提一提淝水之战,不可避免的就要提一提前秦的擎天一柱王猛,预言了苻坚出兵必败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