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三教浅析(九)-《大师》


    第(2/3)页

    我们现今的人,在生活之中即便是最为亲近的朋友得了点好处,心上霎时有念头飘过:“唉,为什么不是我......”

    总之是不羡慕嫉妒恨就罢了,还能见他人得利,自肺腑的心生欢喜?

    如果非要去做那种见了他人财便强颜欢笑,还妄图得利的事情。奉劝阁下句,早点洗洗睡下,梦中利益无算。这种不是更好?

    说这么多口水话无非是告诉朋友们,佛法这种东东不是那么好弄滴。要是真正懂得了上边故事的含义,再去修持可以说才算有点影子。

    好了,唐长老还在心急火燎的找徒弟呐。我们赶紧接着往下说,不然惹翻了他老人家,可是连悟空同志都是要被念叨的头疼滴,那样就不妙了。

    既然是皇帝大人都是极为重视这件事情,手下官员哪敢有不尽心尽责,跑的人仰马翻的道理。

    在仔细查找对比之下,管理官员列出了一张名单,在请示了皇帝的许可之后,遂一一通知他们逾期集合。

    那么,那个投胎的家伙跑哪里去了?

    其实,那罗汉当年真是来到了长安城里。由于他不熟悉世情的原因,当看见一座王府的时候,心想:“这个看来气派这么大,应该是皇宫了吧......”

    所以,此时他已投胎做了尉迟恭的侄子,风流倜傥,英敏绝伦。但因为罗汉都有隔阴之迷的缘故,所以完全忘了当初和唐长老的约定。

    话说回来,如果现今你本是有钱有势的之类,有人还跑上门来要求你去出家当和尚去。估计你是连踢带打还觉得不解其恨,多半还要免费赠送几句‘神经病’了事。

    所以,在当时做了尉迟恭的侄子的青年人,当听说唐长老要来‘选秀’作业的时候,估计是内心极度的不安也正在念佛:“佛爷爷保佑,千万不要选我才好......”

    谁知到了‘选秀’当天,他看到唐长老好像似曾相识的时候,就已经心生不妙了,果然就给选中了。

    接下来既然是‘中了头奖’,唐太宗就要他代表皇帝出家,给玄奘法师作弟子。

    按说皇帝陛下都是话了,那么这件事情就属于‘板上钉钉’了,可这家伙却依旧不领情面的提出了三个难以接受的条件来。

    在这里要多说句,在当时居然连皇帝也可以接洽商谈讲讲条件。就可以分析得出,史书上宣扬的‘大唐盛世’是真实存在的(所讲的这些‘乱弹琴’的东东,还是需要朋友们去自己辨析)。

    那家伙说,要我出家行啊,不过有三个条件:一、不吃素,出门要带酒肉;二、我要读书,出门要带书;三、还要美女宫女服侍我。

    唐太宗和玄奘法师一概答应他,这个事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所以后来史学家把他叫‘三车法师’。出门带了三辆车,酒肉、书、美女。

    结果呢,等到了庙子上他正在与佛上香的时候,忽听一声撞钟声音顿时悟了。由于前世记忆的回转,把这些事情清晰地想起来,遂教人把酒肉、美女都是退了回去。

    这就是——窥基法师的典故(不花些笔墨介绍这些东东,后文讲到天人的事情,说起他老人家就不知道印象)。

    由于这部小说的情节需要,所以要对于‘天人’这一概念简略说明。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天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