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三教浅析(十一)-《大师》


    第(2/3)页

    其中的一是:

    七百年来老古锥,

    定中消息有谁知。

    争如只履西归去,

    生死何劳木作皮。

    宋徽宗这诗是带有调侃的意味;要知道人死了都有个棺材是木头做的,‘生死何劳木作皮’这句话一语双关,意思是,这和尚太小气连棺木这点钱钱也要省下,七百年裹在树的中间。还说这种状况不是究竟。像佛证得菩提大彻大悟以后,了了生死才是真正的道。

    既然是时至今日,徽宗皇帝这些诗词流传了下来,说明这件事情的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南怀瑾先生曾经回忆起他在小的时候,晓得浙江诸暨有个道士,入定活到一百多年了,指甲会长长,每年老百姓都要给他剪指甲、剪胡子。

    当然徽宗皇帝这诗确然带有幽默的意境,但是像要想到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大彻大悟的境界,谈何容易!

    【悟】这种东东种类繁多且分大小,禅宗祖师曾经说过,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意思是,无非要你起疑情,因疑问而悟。

    我们在生活之中,经常会遇见脑海灵光一闪,从而破解了一个缠绕于心的棘手难题这种状况,此种就算是小悟。

    真要是大彻大悟了那还了得!这时候据说是我们人的‘根本智’被开了,别说是神通,连三大千世界的所有知识自己都是全部懂得,牛逼吧?

    在历史上唐末五代的时候,禅宗鼎盛,有一位在家修行的秀才叫张拙。

    他去见一个禅师问道,禅师就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张拙。

    这个禅师说,找个巧都找不到,那里来个拙呀!他就悟道了!

    就是这么快,言下顿悟,这一句话就悟了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