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三教浅析(二十三)-《大师》


    第(3/3)页

    如果说一身都冷了,心窝子还暖和的——人道再来,人中再来,还会投胎做人。这一类的人死得一定蛮清楚的,然后看看儿子啊、女儿呀、媳妇啊,看到这个掉两滴眼泪呀,那个看看:“恐怕我靠不住啦,啊、啊,你们好好做人吧……啊”,这一类的人,样子也不错。那么最后死了吧,好像看起来很安详。你摸摸他全身都冰了,这里(心窝)还暖和,最后冷,还要维持好几个钟头,两三个、三四个钟头不一定,最后冷——人中再来,人道再来。

    如果有些人,一身都冷了,这里最后还暖和的——天道。

    头顶,所以往生希望、最后这里还暖,一定上升的,没有问题!但是这一类人死亡的样子比较好看了,或者还脸红红的呀,高血压一样,死得很安详啊、笑眯眯的呀,有道的人才做得到。普通人不大笑了,不过很安详了,睡去了一样。可有两种哦,这样是天道。如果上面是最后冷却,样子有一点脾气的,很愤怒的样子——阿修罗道。所以这个一念呀,一念,譬如说大家有许多平常做人,个性坏、脾气容易郁闷、爱闹情绪的,动不动心里就烦、生气、高兴,实际上就是人中的阿修罗了,我告诉你。脾气古怪,已经是人中的阿修罗,不上正道了。你以为阿修罗一定是天道中有啊?这古怪,鬼鬼怪怪,这一类的人已经是人中阿修罗,面孔也不同的,你一看就一望而知。但在知道的不说而已,这个东西不能说明的。所以这是阿修罗道,也是上升。不过是古怪,有气恨。

    所以说,要死亡的时候,最好不要碰他,这样碰他的时候,他还有知觉的。不是(感觉,)感觉没有了,知觉还有。所以有时候,你看人快要断气,你一搬动他,马上他眉头会皱起来,脸色就变了,就表示他那个知觉不高兴,你不要动他。我们要知道,到了这个时候死亡啊,为什么还暖呢?刚才注意,暖、寿、识三位一体,那个地方还没有冷却,第八阿赖耶识没有完全离开,“去后”,知道吧?要死的时候第八阿赖耶识最后死亡。最快死亡是第六识。第六识什么叫、就是我们讲的神志昏迷了,这第六识先死,第六识是我也不知道有我了,那就不谈了。前五识跟着第八阿赖耶识会有连贯的,所以这一个气将断未断之间,他的六根可用的话,眼睛耳朵还可以用,赶快把它挖出来、冷冻起来,第六识的功能余力还在,还可以移植到好人的眼睛里头,还可以起作用的。你说那两个识啊,这不是一人眼睛里头变成两个识了?

    不是的,阿赖耶识一切众生共同的、共通的啊。所以现在说移植的功能绝对通的呀。

    前五识跟着第八阿赖耶识,前五识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要记得啊。所以,这个第八阿赖耶识死亡的时候离开身子,“去后”,最后走的叫“去后”,啊,我们死亡,这个是讲正常的了。哎呀!几个人能够到正常而死啊?所以我同老年朋友经常讲,哎呀,你们学佛学道不要吹大牛啦,活着健康长寿、无病无痛,死的时候不拖累自己、不麻烦别人,就行了。谁能做到?能够做到这样,不叫做仙呢,也叫做巅了!啊!那也是成仙成佛了,谁能做到?要死死不掉、医院里住两三个月,拖累了自己也很痛苦啊,麻烦到旁边的人多痛苦啊!

    还有一点告诉大家,所以学佛的,大家在人家死亡的时候、你们去帮助人家的时候,最重要就是这个头顶上,临死的时候,你要真教他、帮忙他,抓住中间的头,这个(头顶)中间的穴道,拿他自己的手指头,每个人自己的手指头,从根开始这样上去,这个下去,这是顶。抓住他这里的头,拉到一根、两根、三根就行了,告诉他从这里走,叫他,在他耳朵边上轻轻叫他:“你从这里走,一定上升,记住念佛,不要妄想、不要脾气,心要行善,记住念佛。”

    换句话说,他是个信上帝的也好、信鼻涕的也好,都不管,你叫他信上帝的人,“你从这里到上帝那里去吧!”总好一点嘛!总比堕落的好一点,不要有宗教严格的分别嘛。他要到那个观光饭店去,你就让他到那个饭店去嘛,住一下再来嘛,再帮他买票引渡回来就是了!都可以,就是抓住这里(百会穴处的头提示临终人),在他耳旁上轻轻地讲,还有用。那么,实际上不止前面这一点,后面这一点更重要;我们平常所谓打坐的人(或者)什么,就是后面这一点更重要。

    换句话说,是大脑后面这一点,靠后边这一点(手掌根对前额根,顺头顶测量中指尖处即是梵穴)更重要的。摸摸头没有用,头上光的,都封住了,啊,现在都封得好好的,等到你打开的时候有点希望了,那个骨盖那一条缝,那个白骨那一条缝,“梵穴位”,功夫到了会开开的,真会开开。那不是一般人所能够修得到。你们不要认为在这里搞搞啊、打打坐啊就会到达这样,哎呀!不要打妄想啦!三大阿僧祗劫慢慢修去吧!你修了三天、两个钟头就行了,那我就没得玩的了!现在说回来,这个要紧的地方吩咐了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