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0章 说亲-《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1/3)页

      这出乎意料的事让张仁马上方寸大乱,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去应对。刘表的慕僚们又一个个的向他劝过来,把他搞得头昏脑涨,好不容易清醒了一些才犹豫着向刘表道:“刘荆州好意张仁心领,只是张仁在襄阳城中虽有点产业,却不足以养家继日。自张氏镇大火之后,张仁所剩田产大部分皆在柴桑……”

      刘表哈哈大笑道:“这有何难?张仆射屈尊在荆州定居,吾自当送些田产给张仆射略表寸心。嗯……襄阳城北三十余里有小一庄,约有良田百余倾,是我旧日读书之所,景色到也不错,就是久不曾去可能有些荒废了。张仆射若不嫌弃的话明日便可搬去,庄客奴从表晚些会另行调去供张仆射差遣。”

      张仁现在脑中乱成一团,根本想不出什么办法。只好勉强点头应允……

      夜到深处,刘表府中的酒宴已然散去。

      张仁在襄阳城中有居所,宴会一散就赶回去了。而刘备因为与刘表有层同宗的关系,被刘表留下来另置别宴款待。小厅中二人相对而坐,刘备终于耐不住性子向刘表发问道:“贤兄,备有一事不明,望贤兄能明告一二。”

      刘表道:“贤弟请讲。”

      刘备道:“这张仁……贤兄为何要强留他在荆州居住?若他是曹贼派来潜伏荆州之人,岂不有失?”

      刘表道:“贤弟啊,依我看这张仁绝对不是曹操派来潜伏荆州的人。”

      刘备道:“贤兄为何如此肯定?”

      刘表站起身,闭目把玩着手中酒杯道:“今日宴中他那一首辞,贤弟没有品味出其中真味吗?”

      刘备愕然。真要说起来刘备不喜欢读书,换句话说他和那些草莽英雄差不了太多,哪里品得出诗辞的真味?不过刘备有一点好,就是有错敢认,当下向刘表拱手道:“备愚钝,未能品出张仁这一辞真味。”

      刘表似笑非笑的摇摇头,解释道:“这一辞之妙愚兄亦不甚解,不过其中有几句应是说出了张仁心底之事。比如那一句‘我欲乘风而去’,应是他一心归隐之言;中间的‘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应是他厌倦:=合/月有阴晴圆缺’当是道尽他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细品之下,他是在思念爱妻婉儿啊。”

      刘备沉吟许久,微微点头道:“备旧日在许都时就听闻这张仁极重儿女私情,如今他爱妻身死,失意之下心灰意冷一心隐居避世也说得过去……不过贤兄需防有诈。”

      刘表道:“一个在欢宴之中犹然思念爱妻,作赋后还凄然泪下之人不会是什么奸诈之徒,贤弟莫要太过在意了。”

      刘备不再作声,事实上他也早就感觉到张仁与曹操之间肯定发生了什么事。现在只想等关羽他们赶到荆州后就派人去许昌查探一下。

      刘表道:“至于我强留他在荆州之事嘛……不瞒贤弟。他其实想去哪里我都毫不在意。唯独不能让他去江东柴桑。”

      “张仁去哪里都没关系,唯独不能让他去江东?”刘备脑中闪过一丝明悟,但并不是很清楚,只是目询刘表。

      刘表道:“早年愚兄与江东孙氏有些过节,孙坚亦是死在愚兄手上。之后送还孙坚尸身给其子小霸王孙策,两家就此休兵。这些年来我虽说愿意息事宁人,孙家亦无所侵攻。但据我所知孙氏无时不刻的想过江寻仇,进而占我荆州,只是因为江东产业不兴国力不足才没有过什么举动。不久前孙策遇刺身亡,其弟孙权坐领江东,开馆纳士屈己待人,这张仁若去江东岂不是孙权会极力招纳地人物?以张仁之才,不出五年定能让江东孙权实力倍增,那时只怕我会难以抵御……”

      刘备暗暗点头。在他看来张仁确实有这样的能力。

      刘表又道:“张仁虽然年不满三十。却实乃世之大贤,现在虽说因爱妻身故而心灰意冷避世隐居,但日后谁能保证他不会渐渐淡忘而死心复燃?故我先强留他居住在荆州并以恩结之。日后他若再度出仕说不定会先选投奔于我,就算投奔他人念及旧情也定然不会与荆州为敌,也算是愚兄为荆州而未雨先稠吧。”

      刘备道:“兄长远见高识,备敬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