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5章 新政(二)-《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1/3)页
仔细的思考了一会儿后张仁道:“皇叔,军略诸事我张仁并不擅长,所能给你的也只是一些理民之策。在我看来,皇叔眼下不该急于兵马方面的整备,而是应该引导民众如何自富,民富则税丰,皇叔也才会有真正去整备军兵的本钱。”
刘备点头称是,张仁便向刘备讨来新野城的地图,对着地图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是修建好新野城中的基础道路,这一点不管是对城中军兵的调动机动能力还是发展经济都是必须的;第二是在城中划出几块专门的民居与营房,并建议刘备抽调一部分兵力出来尽快修建好;农业方面让刘备在城外挑选比较好的土地,集中闲散的农民进行有效的大规模耕种,并且应该趁现在刚刚完成秋收去兴修水利,同时还可以借此召慕流民定居来增加人口;最后是商业与手工业方面,张仁特意在城中划出了两块环境较好的地方,建议刘备重点开发。
对此刘备提出了疑问,必竟刘备也是有重农轻商思想的人。张仁笑着解释道,新野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按张仁的初步推算可能不足十万,但刘备手下的士卒就有超过八千人,如果按十比一的比率来算,就算是全部去耕种供养方面都可能会出问题,更别提相应所需的军需器械。与其如此,到不如发展出一定的官营『性』商业,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刘备自己的金钱收入。荆州农业发达,各地粮米均比较充足,到时就可以用富余的金钱等物去荆州别处购置粮米军需,而且只要在周转上把握好尺度,还可以将一定的粮米平价卖给城中百姓,让百姓也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安心进行生产。如此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只要经济慢慢发达起来就会渐渐吸引人口前来定居,那时也会为刘备增加一定的兵源税收,相信几年之内刘备就会有一定的本钱去争荆州。
刘备闻言后默然不语,心中很难下定决心。
张仁随手倒满一杯酒笑道:“皇叔可是觉得自己去营商致富不太妥当?”
刘备微微的点点头。
张仁道:“那皇叔又为何不明面上派个人出去经商,暗中为你积累钱粮?”
刘备眼珠一转,马上向张仁拱手道:“张仆『射』久在商途,此语可是想暗中……”
张仁摆手道:“不不不,不是我。我私心太重,只怕会有违皇叔所托。其实皇叔身边不是有一个很合适的人吗?”
刘备恍然大悟道:“张仆『射』是指糜子仲?”
张仁笑道:“正是。张仁知道糜子仲虽在皇叔帐下效力,但因本身并无甚长才,皇叔只是念在他昔日倾家相助又忠心不二的份上,对他礼遇有加待之极厚,军政之事却甚少让他去做。皇叔,人若有才当尽其能,糜子仲之才不在军不在农,而是在这个‘商’字上。只是皇叔一向轻商,不曾尽用糜子仲之长而已。”
刘备犹豫道:“话是有理,可备始终觉得……”
张仁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皇叔抽调一些钱粮人丁出来给糜子仲一试又何妨?事若不成不过是亏些钱粮,但事若有成则皇叔钱粮丰裕,又何乐而不为?”
刘备想了想也是,想发展起来就肯定要用大笔的钱,有点风险又能如何?便点头道:“张仆『射』可教我经营些什么商业为好。”
张仁摇头道:“这个应该去问糜竺,他行商多年远比张仁有见地。张仁也相信皇叔只要让糜竺放胆去做,绝不会令皇叔失望的。”
刘备道:“好吧,我就听从张仆『射』此策,让糜竺去做便是!”
张仁看看天『色』不早,起身告辞。刘备又想拦他下来,张仁笑道:“皇叔不该如此!前番张仁就说过皇叔若想在荆州立足,就不要打我的主意。因我一人而失荆州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哦,临别时张仁还有几句良言相劝。”
刘备道:“张仆『射』请讲。”
张仁道:“今日我见到皇叔与百姓们一同编草鞋,固然亲民,但上位者应该多留心大事要事,勤政富民即可!若此举被那些欲投之人见到,反而会认为皇叔只乐于小人之事,胸无大志,如此只会尽失贤才。”
刘备沉『吟』道:“这个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