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0章 初航(二)-《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2/3)页

      因为龙涎香的事,受到了超大打击的张仁没有了再多问下去的兴头,于是后面就是黄信大致的又说了一下其他方面的事。而黄信这次带队回来船上也带来了不少夷州的土特产,其中就有整整一船张仁特意要求的优质甘蔗。张仁对夷州的事不怎么清楚,但知道夷州盛产甘蔗与各种水果,这次带回来的甘蔗他就想试着改良工艺制些上等的蔗糖出来。(注:世界上对甘蔗的原产地争论不一。甘蔗的起源有三说,一是起源于印度,二是起源于南太平洋新几内亚,三是起源于中国。按查到的资料,中国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有种植甘蔗的历史记载,至唐朝大历年间已有制冰糖的记载。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甘蔗有几个起源中心,而中国是其中之一。这里yy给了夷州优质甘蔗。)

      另外黄信还带回来了两百多斤鲸肉。张仁一听到鲸肉的事立马蹦老高,立刻吩咐人去取十斤鲸肉来烧吃,自己还特意跑去厨房授意大厨道:“你应该没烧过这个是吧?给我按红烧牛肉的方法做就是了!”到不是他会烧鲸肉,而是他想起了某部韩国的肥皂大剧里关于鲸肉烧法的一个情节,当中有这么一句——鲸肉的味道与牛肉很像。而在之后的家宴之上,张仁则狠狠的用力咀嚼每一块鲸肉,嘴里还在不停的咕哝道:“我抽你的筋,扒你的皮,拆你的骨,吃你的肉,叫你不给我龙涎香!”

      身边的貂婵听到了张仁的咕哝,伸手去『摸』张仁的额头道:“世清你没事吧?没发烧啊,说什么胡话呢!什么龙涎香?”

      一夜无话。次日张仁一早醒来便安排下去,先是给远航归来的船工们发下些赏钱并放他们几天假,让他们在柴桑城好好的放松一下,但同时要求不许惹事生非,每日下午亦要去码头点到以备调用。二凌也让张仁打发去陪黄信去玩上几天。接着又安排高顺去整理归来船队里的各种货物准备贩卖,张信则在午时押运着那六百余石的粮米赶往海昌赈灾。

      另一头周瑜收到了张仁船队归来的消息也一大早就赶了来,可惜因为没能如愿见到那三只白鲸而长叹不已。张仁少不了从货物中挑出几样别致的东西送给周瑜,并请周瑜吩咐那十只官方船只上的士卒听话一些。之后二人随意的喝了几杯,送走周瑜后张仁便躲进房中对着地图细细的思考下一步的走向。

      至夜,张仁唤来黄信交待诸事。

      “黄信,你这几天先好好的休息一下,想玩什么找二凌陪你一起去便是,就是注意不要若出什么事来。我现在正在等一个消息,消息一到我马上就要带队返回荆襄,那时会带着目前手上所有能调用的船一起过去,你和你的船队也和我过去。”

      黄信道:“大人,夷州的事你考虑过了吗?”

      张仁道:“当然!我这次回荆襄是去尽力购粮,之后的回航也并不会与你一起回来,荆襄一带我要做的事还太多,根本抽不出身来。你回航时先统领好整个船队,至柴桑时分队,依旧带着你来时的那十三只船赶回夷州,船上我会安排全部放粮米与夷州那里所需的物品。”

      黄信为难的道:“可是大人,我又该怎么向兴霸说起此事?这一回去我可真没信心劝住他啊!”

      张仁颇为无奈的道:“我知道你为难,可我真的走不开啊!我这里能用的人又不多,也都个个分不出身来。实在不行就让兴霸出海转转,不过让他最远航行到马尼拉一带就赶快回来。他不在夷州的时候就由你来坐镇,也不需要你干什么,守好眼下占住的地盘就行了。”

      黄信迟疑道:“大人,我行吗?”

      张仁拍拍黄信的肩膀道:“有些事你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好歹你也跟了我这么多年,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再者我相信兴霸临行的时候也会帮你安排好一些事,你放胆去做便是。就当是磨练一下吧,以后你要做的事可能更多。”

      黄信默然的点头应下,张仁则背起手在房中转圈,心道:“甘宁想尽早出海冒险的话多半是拦不住的,而夷州没人代他守住那里会相当的头痛……没办法,我这里哪有能调去夷州的人啊!总不能把糜贞她们这些女人往那里调吧?唯一有一个能行的却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张诚,你小子现在跑到哪里混去了?都两年了,赶快给我滚回来!”

      转眼间自黄信带队归来就已经过去了十天,这十天张仁一直急得如火锅上的蚂蚁,时不时的还会跑去周瑜那里问一下消息,终于在这一天中午门来报:“大人,周公瑾差人来请您过府议事。”

      张仁这会儿正在和貂婵下五子棋解闷,听到这个消息立刻站起身道:“知道了,你快去备马!阿秀,你和我一起去。”

      风驰电掣般的赶到周瑜府上,门人将二人引入正厅,周瑜正在厅中等候。张仁心急,随意的施了一礼便问道:“公瑾,可是吴候那里有消息了?”

      周瑜笑道:“张兄稍安勿燥,请坐下叙话。”

      各自就座,张仁正想开口,身边的貂婵轻轻的在他腰间拧了一下悄声道:“别慌!你这脾气一急就容易出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