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2章 忽悠(二)-《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3/3)页
张仁阴阴的笑道:“怎么会与你无关呢?我先问你一句,当年孙坚跨江来袭,荆州兵将与其正面交锋可是他对手?当时的你虽说年幼,但也应该晓些事理了吧?”
刘琦道:“惭愧!荆州兵将无一人是其对手,当时若不是用蒯良之计侥幸击杀孙坚,只怕荆州早已尽失。”
张仁道:“我去年到过柴桑,曾特意亲眼去看过鄱阳湖那里的三万江东水军,敢断言今日的江东兵势远在昔日孙坚之上。可反观一下荆州这数年来又如何?阿琦,你也别怪你张大哥说话不留情面,荆州兵这些年一不曾习练,二不曾修护战船兵器,三者为将者骄横轻敌,一但孙权打过来荆州中人哪里能抵挡得住?凭他蔡瑁与其手下士卒,能行吗?”
刘琦无言以对,只是不停的摇头。再怎么说张仁的这些话可不是无矢放的。
张仁见状微笑道:“你也别沮丧,荆州旧有的士卒将官固然不行,但你忘了你在新野还有一个叔父吗?”
刘琦猛然醒悟过来道:“我明白了,张大哥是要我在家父聚众议事之时举荐玄德叔父屯兵江夏!”
张仁道:“正是,而且这也是你离开襄阳最好的一个机会,上次江夏叛『乱』的时候你就与刘皇叔一同去过,那么这次再一起去又有何不可?只是有几处要注意,一是江夏黄祖未死,你与刘皇叔不能屯兵江夏,依我看最好是请刘皇叔率领麾下半数精兵暂屯夏口,一但江夏有何战事便立即发兵救援。另外新野乃是荆州北方门户,所以要让刘皇叔留下半数精兵强将镇守……记住,最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向令尊请缨同往夏口,若黄祖有失就直接领下江夏太守一职,表章迟些再上亦不迟。”
刘琦喜道:“此计大妙!如此我就能逃离虎口,免遭蔡后母暗害。”
张仁道:“你也知道那蔡氏一心想立刘琮为荆州之主,对你早已是百般见害。可惜你在襄阳势单力孤,我又除了能给你出几个主意之外再无用处,真正能助你一臂之力的只有刘皇叔。其实我这一计还有后招,只是有些阴损,不好开口。”
刘琦道:“求生之计何来阴损之言?张大哥只管明言!”
张仁看了刘琦许久,稍稍叹了口气才道:“孙权在攻打江夏时,要拦住刘皇叔,让他晚上半日才行发兵,如此一来黄祖必死,纵然不死江夏亦是难保。你与刘皇叔兵至江夏时我诂计孙权将士已然疲惫不堪,复夺江夏应该不是难事,黄祖若未死也会有失地之罪在身,不能复领江夏太守,这样你就可以顺利的领下江夏太守,因而在江夏安下身来。千万记住,到那时你一定要请刘皇叔留下来与你同守江夏,江东那些人可不是好应付的,再有进犯你也能有人助你守城。就算刘皇叔不肯留下来,你也要恳求皇叔留下些兵将于你方能万无一失。
“再就是此计的后招。你领江夏之后务必要早作准备,不可松懈,不出意外的话数年之间江夏兵势便会有所成。若令尊有何不测,蔡氏必会偕立刘琮为荆州之主,那时你与刘皇叔两地呼应,兵分两路直取襄阳,大事可成……此计太过阴损,又牵连到你的家事,用与不用在你自己。”
刘琦狠声道:“后母既然不以我为念,我又有何顾虑?”
张仁道:“看来你是打算依计而行了。也罢,我最后再劝你一句,此计若成你便是与刘皇叔同取了荆州,但这荆州之主你千万不要去贪!能让,就尽量的让于刘皇叔吧。要是刘皇叔执意要你成为荆州牧,你也当把荆州大权全部交付于他,不要去过问……还记得你我初识之时我对你说过的那些话吗?”
刘琦面『色』一正,接上话道:“当然记得!一则是我身边无人为辅,治理不了荆州;二则是依我的『性』情也绝不适合治理州郡。”
“最重要的是我不知道你强行去抢这个荆州牧,刘备会不会在暗中要了你的小命!“
这句话张仁当然不敢说出来,只是婉转的道:“我给你出这此主意只是希望你能够平平安安,活得逍遥自在。现在正值『乱』世,你绝对不是个能在『乱』世中守住荆州这块兵家必争之地的人。与其如此你到不如把这些烦心事扔给那些能做的人、想做的人去做。我反正是觉得你比较适合继承令尊的文彩,那在安定之后勤读诗书,学业有成后开馆授业、广收门徒,逍遥自在间一样可以贤名远播,又何乐而不为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