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1章 收徒(二)-《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3/3)页
张仁沉『吟』道:“差不多吧。现在我认认真真的问你一下,你在知道这些之后,愿不愿意真正的拜入我门下?有些话我也要先告诉你,你学我的这些日后不见得能出仕为官,搞不好还会被人看不起。你自己要想清楚。”
郭弈低头沉思很久才抬起头,幼气并未完全褪去的脸上带着几分断然道:“我学!小侄相信家父的眼光,也相信张叔父的为人,绝对不会害我。”
张仁微微点头道:“好吧。你跟我来。”
二人来到张仁的书房,这会儿天『色』尚早,依平时的习惯蔡琰与甄宓至少还要过一个时辰才会来。张仁从书桌上取下蔡琰为了方便整理写下的书录,自己先翻看了一下后交给郭弈道:“这都是我早年写下的东西,后来便交给你蔡师母来整编。可惜我当年离开许都的时候没有带出什么来,这三年文姬她费心费力又重新写下来不少。这书录旁边有个圈的是已经重新写好的,你可以先挑几本出来参读,有什么不懂的就直接来问我。如果有事出门不在庄上,你也可以先向文姬讨教一下。”
郭弈大吃一惊,张仁书房里的各类书籍少说也在千本以上。注意是本,不是竹简,那这里的知识量得大到什么样的地步?急忙接过书录细看,书录中打了圈的基本上都是各类当时相对来说比较有效的农耕、蚕桑、工具、机械、制酒……换句话说,张仁这一书房的书就是各类产业的百科全书!此外还有少量的产业关系、结构分配这方面张仁的心得,当然也有不少像诗辞歌赋、琴棋书画之类纯文化方面的东西。这可是蔡琰的兴趣爱好,后来加进来的甄宓也差不了太多——单纯的整理科技文献对蔡琰来说其实是很烦琐的事,张仁原先自己整理的时候也常常闹得头大,然后就会去找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来散散心。将心比心,张仁当然不会去拦她们。
聪明的人往往求知欲旺盛,郭嘉就是如此,而郭弈受到父亲的影响,自己也是录后双眼冒火,狠不得马上一头扎进书房去挑自己有兴趣的书出来看。
张仁伸手拦住了想往书群里面冲的郭弈道:“别急,书要一本本的细读,最重要的是读了以后还要自己细想,细想如何才能把书里的东西活用出来。记住,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书本只不过是提供各种相应的知识给你作参考,如何去用却要看你自己。”
郭弈道:“叔父的意思小侄明白,是要我别像赵括那样只知道纸上谈兵。”
张仁道:“是。这样吧,你先挑三本书出来参读,我过一阵子会根居你选读的书籍专门出题来考你。不过你要清楚,我出的题不是单纯的口头提问,而是会找些合适的事去给你做——我管这个叫做实习,也就是平常人们口中的试守了。”
郭弈恭敬的向张仁鞠躬道:“小侄定断不负叔父期望!”
张仁笑着拍拍郭弈的肩膀道:“慢慢来吧,很多东西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的,所以我是想让你边学边用。哦对了,你以前读过的那些书……嗯,算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心说古代这些大思想家的东西肯定有可取的地方,自己也没资格去否定。
郭弈点头冲进书群中左挑右拣,哪一本都不想放过。张仁见状心道:“还是给他指条路吧。按老郭当初的意思,多半是想郭弈成为一个治世之才,那么……”
想着张仁从书群中找出两本书,一本是现时点农工商之间的产业关系,另一本是如何有效的利用人力的心得。把这两本交给郭弈后道:“你还是先读读这两本吧,等你完全理解了再去看其他方面的书籍。”
郭弈接下书后先翻看了几页,随后合上书道:“张叔父,小侄曾听家父提起过,当年您离开许都之时曾在家中留下了千余卷书简给曹丞相……”
张仁笑道:“不止,后来我和文姬算过,应该有两千卷左右。只不过我当时是准备逃命,带着两千卷几千斤的东西怎么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