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3章 埋地雷-《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3/3)页

      张仁想了很多,甚至有些懊悔当初不该离开曹『操』。也许当初他留下来帮曹『操』的话,现在就不会发生这种事。只是世上的因果循环谁又能说得清?

      现在肯定是不能指望袁尚会突然回心转意的去保护百姓,对付蹋顿。他袁尚一心争权,是个只要能让自己站在别人的头上就不去管别人的人,平民百姓的生死对他来说根本就不屑一顾。

      又想了一阵,张仁猛然想起一个自己忽略了的地方:“等一下,袁尚是袁绍三子中实力最弱的一个,但从请乌丸、袁熙出兵的整体上来看,似乎一直是挖好了坑就等袁谭跳下去,不然蹋顿出兵怎么会出的那么及时?袁谭是去年十一月出的兵,而现在消息到我这里也才二月中旬,前前后后最多只有一个来月的时间!袁尚目光短浅,不像是有什么战略眼光的人,而他手下的首席谋士逢纪、审配也没这么强的能力吧?这里面必竟还牵扯到了说服袁熙、蹋顿的事。”

      想到这里张仁自己跑去找二凌再次询问,是否有听说过是谁为袁尚出谋画策。二凌想了很久才想起来一点,据说袁尚的身边常常有两个中年人跟随左右,而袁尚对这二人也是必恭必敬,执的是后辈学生之礼。只是这二人也有些怪异,平时不怎么现身,现身时也都蒙着脸。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二人不是审配与逢纪。

      张仁愕然道:“那会是谁啊?”

      凌云道:“我们在邺城碰上过一个从蓟城过来的行脚商,听他说袁尚曾经在巡查时向车中唤过一声‘田先生’,其余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仅此而已?好像没听说过有哪个姓田的谋士啊。”

      张仁带着满头的问号离开二凌的房间,刚刚走出小院时突然反应过来,心中暗叫:“田先生!难道是田丰?这个时候有姓田的谋士只有他一个!而且他是袁绍旧臣,有资格让目无一切的袁尚对他执后辈之礼。”

      到这里张仁又想起来一件事:“官渡之战后,我总觉得比起原本的历史好像少了点什么事,现在回想起来是……沮授没有被曹『操』抓住!再理顺一下,袁绍当初一直是把袁尚带在身边,书上也好像是说袁绍在官渡兵败时是带着幼子,单衣幅巾仅领八百骑逃回邺城。但那个时候袁尚被黄信刺伤腿、划花脸,在军中又不方便养伤,袁绍就极有可能让袁尚先回邺城养伤,顺道把沮授给带了回去。如果在路上沮授引起了袁尚的重视,那么他就死不了,而沮授死不了就能保住田丰……话又说回来,官渡战败后袁绍那道赐田丰一死的糊涂令肯定还会下下去,田丰也多半会因此而彻底的放弃袁绍,又间接的影响到沮授,袁尚这个时候『插』一脚进来收服二人就有可能……唉,这里面『乱』七八糟的关系想得我头大!反正我敢肯定,袁尚身边两个不『露』面的谋士就是沮授和田丰!北方袁氏现有的谋士当中,只有这两个人能有这么好的眼光,几乎就让袁谭一败涂地了。

      “希望曹『操』也能收到这些消息,不然曹『操』晚些时候多半也要在这两个人手上吃大亏。袁绍就是没有听从这二人的正确意见才会有官渡之败,现在的袁尚不会再走上袁绍的老路吧?曹『操』你小心点啊!我现在可管不了你了。”

      想完这些,张仁又想回幽州百姓不得安宁的事情上来:“袁尚一心重夺大权,对这些百姓是不会去管的,但纵容异族掳掠总归有些说不过去,百姓们如果自己反抗的话多半还是会睁只眼闭只睛吧?或许这样反而合他的意,因为能不让蹋顿渐渐坐大……可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一向逆来顺受的百姓起来抗击呢?”

      又在院中转了有几十个圈,各种想法都想过了,但都一一否定。忽然间脑中闪过一个词,当下向从人吩咐道:“速去请赵雷、高顺二位先生来此,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