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8章 破城-《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2/3)页
接风小宴就这样散去,曹『操』在张辽、许褚与一众近卫的簇拥下回房休息。郭嘉背起双手拖着慢步,有意的走在最后,临出去时回过身望了眼高顺与赵雷,心道:“这臭小子真的是越来越精明了,也不知是何时就布置了两个这样的人在这里……到底他是有心还是无意?先不管他,高顺说的是实话,但这个赵雷嘛……只怕主公要失算。那要不要告诉主公……罢了罢了,臭小子身边没人,而且又不想和主公作对,留几个人给他自保一下对主公也有益无害。该装傻的时候我还是装装傻比较好。”
曹『操』这边的人尽数离去,高顺与赵雷二人仍留在厅中相对无语。许久高顺才开口道:“难怪世清会要我们事情一成就马上暗中撤回夷州,原来他早就料到了曹公会有此举。不过你刚才的戏演得还真像,连我都骗过去了。”
赵雷摇了摇手中的酒杯,笑而不语……
右平北的雇佣军山寨一下子多出万余人本来是件很大的事,不过因为地处沿海的偏僻之处,赵雷、高顺又提前作好了安排,曹兵躲在山中休整两天并没有泄『露』出半点的消息出去,旁人还以为是雇佣军的外海商队再次到来而已。
两天的休整期间,曹『操』少不了在山寨周边转转,这一转下来曹『操』大为汗颜。算算自六月登船时起,这一万多曹兵吃的都是张仁早就在船上准备好的粮食,曹『操』出发时自带的一月口粮根本就动都没有动过。到了右北平之后,屯积在山寨中的粮草足够这一万军兵三个月的食用。而且在寨中也有数千民众从事耕种或是其他的产业,换句话说这个山寨完全能够自给自足,每年快到秋收时受雇下山去保护村庄并不是为了那么点雇佣金才去的,真的是在保乡卫里。
当问及这山寨是否有被乌丸、鲜卑等异族攻打过时,赵雷与高顺不约而同的同时重重的哼了一声,表示这种事几年来就从来没少过。想想也是,这处依山临海的山寨在这一地区算得上是富裕之地,光是屯积的粮米都能让北地异族垂涎三尺,若是再把雇佣军身上精良的装备算进去,能夺下这里对异族来说不亚于抢到了一座小金山。
前前后后山寨与各个大大小小跑来劫掠的北地异族,打了不下百场硬仗,而异族来犯者多的数以千计,少的居然只有几十骑,无一例外的都被赵雷与高顺打得大败而归。最夸张的一次是在建安九年春,赵雷带领五百受雇期已满的雇佣军,在回山路上碰上了一只约有四千余人的胡骑,双方想也没想就交上了手。结果是五百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的雇佣军把这四千胡骑打得北都找不着,激战半日竟然伤亡过半,最后不足两千的胡骑,扔下了一地的尸体落荒而逃。
久而久之,北平雇佣军的名声就这么打了出来,这两年已经再没有异族敢接近雇佣军山寨方圆三百里的地区。这似乎映证了一句话:欺软怕硬。这些前来劫掠的异族,也就是能欺负一下普通百姓或是没什么战斗力的汉庭军队,真要是碰上战斗力强悍而且组织严密的对手,他们也会躲得远远的。
袁尚在得知自己的境内居然有这么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雇佣军之后,自然对其留上了心,也曾经带派人来想招为己用。在赵雷与高顺一口回绝后,几次想派兵来强行夺取却都被沮授、田丰给劝阻住了,理由是:
“彼虽未能为我所用,然其行止之境不过三百里,所行诸事亦为护民之举,于民有恩,乡间有望,于主公亦无害。且有此一军稍护乡里,胡骑劫掠无所得,百姓居止稍安且民用不乏,北平钱粮税赋亦稍有出处,于主公亦有裨益。
“我之极北城邦未成,南方曹贼不能速破,北平诸郡仍是主公根基之地。乌丸与主公虽有暗盟,但非吾族类其心必异,若放任其劫掠乡里其势渐壮,主公之势渐微,乌丸蹋顿心生异端,日后又当以何而图之?眼下与曹公对峙,于蹋顿借得胡骑两万屯于易京,主公为求兵助尚不能速图蹋顿,何不容此一军稍慑北族散骑,使其劫掠之举难坏我北平根基?
“与蹋顿暗盟曰主公容其取食(劫掠)之举,一众军兵作视而不见,不可发兵追讨。此虽为暗中之盟,但民间已颇有怨言。现有此一军为民去怨,主公虽招纳不得,亦不可轻讨。战之虽不难破,但民怨亦会大起,归咎于主公。且河北战事未定,大军尽在易京,后方空虚,万万不可激出民变自坏根基,纵然欲图之,亦当在破曹之后方可。愿主公明察,为大业暂忍一时之怒。”
基于多方面的因素,这只雇佣军就在这个微妙的环境与关系之中存活了下来……
夜幕下的北平城一片宁静,只有街头巷尾偶尔会传来几声干涩的梆子响,还有就是更夫有气无力的喝更声。
城墙上的哨卫士卒几乎个个都是低头倦身,倚着怀中的兵器昏昏欲睡,时不时的还有几声鼾声传出。偶尔有巡哨的小校带着几个人经过,却也是一样的哈欠连连,对那些偷懒睡觉的士卒管都懒得管,了不起也就是上前在屁股上踢上一脚,不管有没有踢醒就径直离去。北方天气冷得较快,而现在已经过了中秋时节,谁不贪恋家里温暖的被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