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福全的迟疑,让赵元有些不满。他凌厉的眼风扫了过来:“这要想很久吗?” “皇上,老奴年纪大了,反应有点慢。”刘福全马上解释起来:“这位甘先生是魏国的使节,自中秋节朝拜之后就一直留在京城。据说此人非常仗义,博学多才还很幽默,所以城中的达官贵人都爱请他来参加宴会。好像现在有一股风气,就是能请到甘先生参加的宴会才算有档次,才算……” 刘福全觉赵元的脸色比刚才更加阴沉,于是就把后面的话全都咽了下去。 “上档次?”赵元冷笑道:“他一个蕃邦的佞臣能有什么档次?大齐官员的品位就这么差吗?” 刘福全马上随声附和道:“是啊,是啊,达官显贵们这些日子也不知怎么回事,好坏都会不清了。” 赵元吁了一口气,压了压心中的怒火:“也许不是大齐官员的品位差了,而这个甘先生太过圆滑世故,能言善道,把所有人都哄得团团转。连朕的贞妃都不能幸免。” 刘福全这才算是明白,原来折子是贞妃娘娘写的,里面的内容大概是为甘先生求情的。可是,皇上正在为南疆的事情生气,对于魏国是恨之入骨,昨晚才下令把甘先生抓起来投入了悬榔府。这个时候接到贞妃娘娘求情的折子,自然心里十分生气了。 可是就算这样,刘福全还是小心翼翼地替允央说话:“皇上,贞妃娘娘是个知恩图报的性子。在中秋节国宴上,甘先生当着所有人的面当面指出了鲁氏的阴谋,还了贞妃娘娘清白。贞妃娘娘肯定是记着件事情,所以才会贸然地写了封折子过来求情。” 允央的性格赵元如何能不了解?刘福全的分析合情合理,赵元心里的气也消了不少。 本来,允央写封折子,提到是任何人都好,赵元都不会生气。可允央偏偏在折子中替甘先生求情,说此人一直呆在洛阳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参与到魏国的行动中,请求赵元念在这一点上能对甘先生网开一面。 允央的分析合情合理,言辞也非常婉转,本来没有什么毛病。可是赵元一看到甘先生这个名字,心里就有股气不打一处来。 自从第一次见到甘先生之后,赵元就没有来由地极为反感这个人。虽然甘先生在洛阳的行为举止非常端正,没有任何污点,可是赵元就是看他不顺眼。总觉得这个人与自己天生就不对付,让赵元感觉到是与生俱来的敌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