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三教浅析(十一)-《大师》


    第(1/3)页

    从以上两则小故事就可得知,天人们对于那些修行者一向是大力拥护滴。』笔『  趣阁Ww』W.  biqUwU.Cc但有个前提是,这个修行人得有功夫,还要是真心修道的人才行。

    但是,个人的修持即便是到了有天人供养的地步,并不就是指修行人已经大彻大悟了。

    要说这种例子在古代的倒是挺多的,但是由于现在人在思想上过的于复杂,基本上都是在口头讲论时,看似天花飘飘滴乱坠(在下惭愧,呵呵),实则真有东东的人士已属凤毛麟角了。

    宋徽宗时代,峨嵋山下的乐山(古称为嘉定),有一天刮大风把一棵大树吹倒了,现有个和尚在树洞里打坐。指甲长得把身子都卷起来,胡子头指甲还在长。

    地方上立马就轰动了,最后还向当时的中央做了报告。

    历史上的徽宗皇帝嘛,大家都是知道,既会画画、写的字又不错,且在文学方面非常的好。他一听有个和尚坐在树洞里头,就想看稀奇、看古怪,遂下命令叫护送到都河南开封。

    要知道凡是打坐入定的人,你就是他叔、他爷爷滴喊破了嗓子也是没用,怎么叫都出不来的。非要在耳朵边上慢慢地敲引磬,才会出定。

    宋徽宗那时管佛教的是喇嘛金总持,是吐鲁番、甘肃、青海那边来的,所以就请他来,敲引磬让慧持出定。

    那个和尚出定第一句话:“我的哥哥呢?”

    就问他,你哥哥是谁啊?他说是慧远啊。

    注:慧远禅师是净土宗的奠基人,我们现在很多人成天念叨【阿弥陀佛】的这种方法,就是他老人家的原创。

    大家伙这才明白这个僧人就是传说中的慧持禅师。就告诉他那是晋朝的人事,现在已经是宋朝啦,离晋朝有七百年了,你哥哥早涅槃了。

    慧持禅师说,原来是这样子啊,眼看他闭目又要入定了。

    那个蕃僧赶快拿引磬敲,说,你先不要入定,你急着入定干嘛?问他准备到哪里去?

    慧持禅师回答说想要回到故乡,便又入了定。他的故乡是洛阳一带的陈留,所以把他送回陈留。

    宋徽宗当时对这个入定的和尚作了三诗,一看就是颇有佛学造诣的。
    第(1/3)页